设为首页|经理信箱|加入收藏
研究生教育
2020年度安全科学与工程团队建设进展报告
发布时间:2023-11-04来源:willhill官方网站



团队建设进展年度报告

授权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

承建单位:willhill官方网站

依托单位:威廉希尔

报告时间:2020 12 30


民航安全工程公司2020年度安全科学与工程团队建设进展报告


2020年是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新冠疫情的一年,安工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一流飞行大学建设目标,紧扣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围绕提高公司产品科研和人才培养水平质量中心任务,以安全工程及消防工程新工科、安全科学与工程特色优势团队建设为契机,认真抓好党建、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疫情防控工作,并在总结公司十三五发展战略实施成果基础上,确立willhill官方网站“十四五”发展规划,未来五年争取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地区创新示范中心”和“博士点申报”的“三个一”发展目标。

一、团队建设格局及师生规模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依托安工院2个本科专业(安全工程、消防工程),与院外交通运输一级学科和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领域形成协同发展格局。在院研究生93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50人。

学科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博士27人(含3名博士后)、硕士19人、本科7人。教授及研究员4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2人。达成合作意向院士团队3个(王玉忠、周允基、欧阳明高),初步建立了民航能源动力安全研究中心、民航安全管理与应急疏救研究所、民机防火技术研究所3个校级科技研发团队,新培养地市科技领军 人才1人(刘全义,德阳市英才计划)。

二、学科发现发展及科教成果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聚焦飞机防火与救援主题,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软科学重大合作项目、省级科技创新引导资金重大专项等共计10余项,争取纵向、横向学科专业经费合计1000多万元。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聚焦学科办学院,依托学院办大学”的总体思路,将学科、专业建设深度融合。成功申报了《面向飞机防火与救援的消防工程专业建设创新与实践》教育部新工科项目,支撑安全与工程学科点持续建设。

全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用飞机货舱细水雾灭火关键技术与实验验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项目《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应急资源社会化共享服务关键技术及平台》》、省校科技合作-重大项目《民机动力锂电池热安全机理及关键控制技术研究》等国省地市级项目51项,到账金额1208.9万元。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6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30余项,获省部、学校科技教学奖3项。采购重大科技设备50余台套价值1000多万元。

截至2020年荣获全国民航五四红旗团委,荣获全国“中国老员工自强之星”,荣获第七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获全国三等奖1项;2020年“挑战杯”四川省老员工创业计划竞赛获银奖1项、铜奖1项。

三、学科平台建设及“五个一”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对标国家大飞机发展战略和民航强国发展战略,持续建设willhill官方网站十三五发展目标“五个一工程”。截止2020年底“民机火灾科学与安全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入选省级优势特色学科学科名录;首批教育部新工科项目“航空油料储运安全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顺利结题;安全科学与工程“五个一”工程进展顺利。“航空器防火与救援省部级院士工作站”持续列入四川省省校合作建设规划。

四、学科发展机遇与挑战

面对全球疫情大爆发的当前形式,民航业受到较大冲击,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平民航特色大学的目标,安全科学与工程团队建设既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发展和安全是我国十四五及2035远景集中精力统筹办好的两件大事,国产大飞机战略和民航强国战略是我国新时代双循环经济技术格局重点建设任务。安工院学科专业建设在十四五及2035期间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一是国家民机适航审定工作将更加注重低压低氧频振环境材料、结构、整机科技创新工作,从而推动民机材料阻燃、民机动态热强度、全机排烟抑灭火等科学理论与专业技术的发展;二是民航两翼齐飞战略将更加注重超大机队运行安全和通航县县通发展,从而推动超大航空运输、大众化通航在机场-机队-通导等界面的大安全理论与技术发展;三是国家应急救援将更加注重高高高原与平原航空救援与应急运输,从而推动天地空一体化、多式运输方式融合的大应急、大救援理论与技术发展。这些都亟待我们从科学技术研发、人才创新培养等维度提供全面持续支撑,这必然推动安工院聚焦的飞机防火与救援工作进入高级发展阶段。

1.科技创新组织保障优化。民航局基础技术研究基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组织管理和日常运行应由学校负责;二级学院科研组织缺专人负责,公司科研及实验室兼职管理者总共4人,工作精力不强、工作强度大;科研基层组织建设滞后,科技创新全员参与的激发度尚待加强。

2.学科专业建设成果有待强化。目前公司科研项目较强,但成果少。成果奖励与科研项目数量不成正比,在省部级成果、获奖上数量不够。学科专业建议的省部级科技奖、省部级教学成果奖、行业特色教材专著急需出成果、出效益,支撑学院双专业、双学科发展态势;

3.是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有待加强。依照国家评审依据,双专业双团队建设省级及以上带头人应有8人、骨干应有16人,但目前省级带头人仅有2人;安工院3个正高仅1人可领衔应对国家级项目,2个过55岁,2个近50岁。面对十四五短期重大需求,无将可用,兵多将少。面对我国民机工业战略面临的飞机防火审定认证重大技术需求,学科团队的话语权相对较弱,汇聚社会资源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学科发展方向

安全科学与工程团队建设应该持续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1. 建设省部级院士工作站。

依托德阳市航空器防火救援院士工作站,争取申报建成四川省“航空器防火救援院士工作站”;依照院士工作站建设内容,启动航空安全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工作。

2.凝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依托动压变温实验舱等实验室仪器设备,凝练飞机防火救援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民机防火与救援领域持续保持支撑国家科技创新需求的能力。

3.筹建省部级航空安全工程平台。

依托安全工程和消防工程专业,建立健全消防救援、航空油料实验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与清华大学、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四川消防所等单位的合作。一是落实学科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建设和高新实训平台建设,建设省部级工程实验室;二是成立具有独立资质的飞机部件材料测试中心,开展飞机部件热强度、量热设备测试工作。

4.对标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标准强化省重管理

建立健全“民机火灾科学与安全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组织机构,强化组织引导和保障作用;提升“民机火灾科学与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强化管理经验积累,认真积累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条件,更加有力地支撑学院民航特色大学建设工程。

5.建设高水平科研教学团队

鼓励并支持更多的中青年科教人员参与国家级、省级优秀人才遴选,开展5项工作。引进省部级高层次人才3-5名;博士(部分具有海外留学经历)30名,拟送培博士10人;培养博导3人;建设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23个;培养省部级及以上科技人才3-5人。

6.建设一流本科专业

申报1-2门国家级或省级一流课程,安全工程专业力争三年后申报国家级或省级一流专业,并申请工程教育认证;构建“政----用”安全工程、消防工程五位一体新工科产教联盟。


上一条:2021年度安全科学与工程团队建设进展报告

下一条:2019年度安全科学与工程团队建设进展报告